当耕读园遇见德国古典诗歌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13-08-05浏览次数:411

5月19日晚上六点,耕读园“德国古典诗歌”讲座在图文T220报告厅举行,主讲人为上外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副主任陈壮鹰教授。此次讲座也是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“经典日耳曼”外语文化节讲座系列的压轴节目。
“德语,常常令人想起华丽的黑天鹅绒帷幔;德国诗歌,则是嵌缀于上的一颗颗亮钻……”随着主持人的优美引语,一场精彩的讲座拉开序幕。
身着西装的陈壮鹰教授没有落座,一直都是站在讲桌旁,为大家讲解。在主体内容开始前,陈教授先向大家简单介绍德国文学发展史。他讲到,德国文学在公元十世纪才产生,先后经历了骑士文学、巴洛克、启蒙、洛可可、古典、浪漫、现实等发展阶段。而德国诗歌则始于德国拥有正式书面语言之后。
接下来进入讲座的主体内容。陈教授十分幽默,举了现在很流行的“梨花体诗”的例子,来说明现代诗歌音韵美的失落,并引出了第一部分“德国诗歌的音韵美”的讲解。他讲到,德国诗歌虽然起源于法国诗歌,但是与后者不同的是,德国诗歌的音韵是由轻重音来表现的。接着他为大家现场朗诵歌德的谣曲《魔王》,充分展示了德国诗歌的音韵美。
第二部分是德国古典文学时期概况。这里的“古典文学时期”特指1794年歌德与席勒合作到1805年席勒逝世这一段时间,参加的人也只有歌德与席勒两人。陈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古典文学的三种形式:谣曲、赠词和哀歌,在每一部分当中又有详尽有趣的讲解。
在谣曲这一部分,陈教授主要介绍了歌德和席勒的几首著名谣曲,有前者的《渔夫》《神与舞女》,以及后者的《手套》《人质》等。赠词是歌德与席勒在自办的杂志上使用的一种文学体裁,主要是用来讽刺一些他们看不惯的人和现象。歌德曾花两年时间写过一本《光学论文集》,与牛顿的光学理论完全不同。他就以赠词的方式来讽刺牛顿。“这都是伟人的瑕疵之处。”陈教授笑道。哀歌本是古希腊送葬时唱的歌曲,慢慢演化成一种文学体裁。
接下来,陈教授讲到第三部分,席勒哀歌中的审美教育空想的演变。看似抽象复杂的题目,在教授的讲解下,变得容易理解并十分有趣。席勒的审美教育是指,他希望用文学来展示神性的完美,以此来教育人们,提升道德,最终把人间变成天堂。为此,席勒写了多首诗歌,有《希腊众神》《艺术家》以及《酒神颂》。但是这种想法是一种空想,最终没有办法实现。于是,席勒写下他的最后一首哀歌《哭词》,运用古希腊的典故,来哀叹美好的消逝,以及自己审美教育理想的破灭。
讲座就在这时戛然而止,让人意犹未尽。